二維碼
企資網

掃一掃關注

當前位置: 首頁 » 企業資訊 » 科普 » 正文

中國科學家研究發現亞洲沙塵暴兩千年前主因已為人類活動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0-02-21 00:11:32    瀏覽次數:55
導讀

中新社蘭州2月20日電 (劉曉倩 丁思)蘭州大學西部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組成的團隊于北京時間20日發表最新成果于《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中新社蘭州2月20日電 (劉曉倩 丁思)蘭州大學西部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組成的團隊于北京時間20日發表最新成果于《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研究揭示,兩千年前,人類活動已成為影響亞洲沙塵暴的主要因素。

該論文的并列第一作者與通訊作者陳發虎表示,目前,中國對過去兩千年來氣候變化對社會經濟及朝代更替的影響已有較好研究,擁有相關的可靠演化歷史重建及其影響的關聯研究。但是,對于東亞夏季風降水引起文明更替后的生態效應,一直是未被科學界探索的科學問題,特別是氣候環境變化導致人類活動變化,進而影響生態環境改變還缺少科學考證。

黃土高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沉積最厚的沙塵暴堆積區,其面積達到64萬平方公里。粉塵從源區揚起,大量沉降到黃土高原,該區域研究可揭示亞洲沙塵暴的歷史。

2009年9月,陳發虎帶領的團隊鉆取了山西北部呂梁山山頂名為“公?!钡母呱胶吹暮緲颖?。“該湖泊位于黃土高原之上,沒有受到直接人類活動干擾,是研究亞洲沙塵暴變化與人類活動關系的理想載體?!标惏l虎說。

通過提取樣品中的沙塵暴組分(沉積物中直徑為19至78微米的顆粒),該團隊重建了過去2000年亞洲沙塵暴的歷史。

通過對比過去2000年沙塵暴記錄、粉塵源區人口數量以及夏季風雨量,團隊揭示了兩千年來亞洲沙塵暴的變化規律——東亞夏季風增強時,降雨增加,生態趨好,戰亂減少,王朝興盛(如漢、唐、北宋、明朝等),人口迅速增加,農業發展,開墾草原和荒漠草原為農田,林草植被遭到破壞,進而粉塵源區擴展,最終導致沙塵暴活動快速上升;相反,東亞夏季風減弱時,沙塵暴活動減少。

該研究表明,東亞夏季風降水變化不僅對中國朝代文明的更替具有重要影響,還產生巨大生態效應。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劉建寶研究員也是這項研究的主要參與者,他說,不論未來氣候如何變化,減少人類活動是控制該地區沙塵暴活動唯一有效措施。因此,在該地區因地制宜實施可持續土地利用政策(如退耕還林還草)將十分重要。(完)

 
(文/小編)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發布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處理郵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 ? 2016 - 2025 - 企資網 4890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0589號

粵ICP備16078936號

微信

關注
微信

微信二維碼

WAP二維碼

客服

聯系
客服

聯系客服:

在線QQ: 303377504

客服電話: 020-82301567

E_mail郵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眾號: weishitui

客服001 客服002 客服003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五: 09:00 - 18:00

反饋

用戶
反饋

日韩欧美国产免费看清风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