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電 在2020年開年,知名文化學者馬未再次在高德地圖上開講風景文化課。這是馬未都繼十一為高德錄制故宮導覽后的二次開講,透露出高德在向科技暖男的路徑上蛻變。有消息說,馬云、逍遙子曾半年內三次視察高德,強調不要盈利要專注于服務。在沒有盈利壓力下,意味著高德將會更加專注技術,把用戶體驗做到極致。
高德景區隨身聽最新上線馬未都講解13個北京熱門景點作為景區導覽產品,高德景區隨身聽在2019年“十一”上線后,已覆蓋全國逾1000個景區。高德地圖把過去千篇一律的景區介紹,升級成為大師、文化名人的真人真聲內容講解。一方面承接了人們心底的詩意與遠方,另一方面對于旅游景點來說,文化底蘊有了新的傳播出口。
據介紹,目前高德已經和全國絕大多數4A、5A景區有了合作,并持續在景區的設施數據化、調度智能化方面深耕,實現景區內的動態信息引導,比如實時反饋景區剩余的車位、排隊時間長短,甚至廁所的動態信息等,充分解決了景區旅游的用戶剛需。高德景區導覽服務推動了一種文旅融合的新趨勢,數字化改造也帶來了商業化想象空間。
從關注出行體驗到關注人文民生
高德地圖這幾年的變化很大,2019國慶高德地圖日活用戶過億,DAU和MAU居地圖行業第一。2019年8月,高德地圖v10.0版本的升級擺脫了過去的以地圖與導航為核心,突出了駕車、打車、公交、地鐵、旅行等更多樣化的移動出行服務,升級為綜合性的國民出行平臺。比如,高德地圖接入了北京、深圳等30多個頭部城市的公交數據,提供實時公交信息。并強化了騎行、步行等多種綠色出行導航功能,幫用戶實現個性化的精準引導。此外,也首創了聚合打車模式——接入了近40家打車平臺,一鍵實現十幾家甚至數十家平臺同時叫車,優化打車體驗。
升級后的高德地圖,突出了駕車、打車、公交、地鐵等更多樣化的出行服務而在底層導航上,高德和300多個城市建立了數據合作,幫助公眾出行規避交通事故與道路擁堵,節省出行時間。
此外,針對春運回家、社會救災、城市霧霾、積水等環保、公益以及殘障人士的需求,高德地圖相繼推出了“暖心地圖”、“積水地圖”、“霧霾地圖”、“救災地圖”,以及服務于國內殘障人士群體的“無障礙地圖”、“色盲地圖“,以及定位于服務貨車司機的“貨車導航“等。
高德還聯手餓了么,通過“小店發光”計劃,“點亮”偏遠小鎮,幫助偏遠地區商戶從線下走到線上,也讓更多人享受到科技的溫暖與便利。
高德變的更有科技的溫度,它越來越多關注人本身的體驗與需求,將技術落地到普通民眾的需求與痛點之中,讓公眾出行與目的地體驗變得更有人文情懷?!斑B接真實世界,讓出行跟美好”是高德的愿景,從未來趨勢看,AI技術的競爭,最終還是要落在普惠民眾和經濟,落在與現實結合并解決傳統領域與人們需求相關的實際問題。讓生活更美好,讓科技更有溫度,是人們對互聯網最原始的期待,它也應該是所有科技互聯網產品的信仰與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