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企資網

掃一掃關注

當前位置: 首頁 » 企業資訊 » 經驗 » 正文

百科|一米到底有多長?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1-09-01 05:51:59    作者:企資小編    瀏覽次數:46
導讀

提到光速,嚴格說來是真空中的光速,大家一定會想到一個朗朗上口的口訣_“光線每秒繞地球七圈半”。這是因為地球的周長幾乎剛好4萬公里,而光速則是幾乎剛好每秒30萬公里。在此不厭其煩連用兩次“幾乎剛好”是因為事

提到光速,嚴格說來是真空中的光速,大家一定會想到一個朗朗上口的口訣_“光線每秒繞地球七圈半”。這是因為地球的周長幾乎剛好4萬公里,而光速則是幾乎剛好每秒30萬公里。在此不厭其煩連用兩次“幾乎剛好”是因為事實如此,也就顧不得修辭學上的禁忌了。不過凡是有懷疑精神的人,應該都會納悶怎么那么巧。沒錯,天底下不太可能有那么巧的事,其實,前一個“幾乎剛好”根本就是定義。

18世紀米制計量系統的采用,不但明顯有利于科學研究,而且改進了商業和商店里貨物的買賣。

想要把這件事徹底說清楚,必須從200多年前的法國大革命談起。想當年,法國科學家趁著這個破舊立新的機會,決心制定一個能夠推廣到世界各個角落的度量衡制度,也就是所謂的公制。既然要讓全世界都能接受,就必須放諸四海皆準,所以拿地球當標準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公制的基礎“米”就是這么來的。話說1790年代,法國科學家丈量了敦克爾克與巴塞羅那這兩個地點的距離,然后配合天文觀測,推算出從北極到赤道的長度。他們決定將這個長度的千萬分之一定義成米,并用合金制成一個幾乎不會熱脹冷縮的“米原器”。根據這個定義,北極到赤道的距離(也就是地球周長的四分之一)等于1萬公里,所以繞地球一圈當然幾乎剛好4萬公里。

至于真空中的光速非常接近每秒30萬公里,則是一個如假包換的巧合,并沒有任何原因或典故,千萬別把懷疑精神發揮在這上面。在自然科學中,類似的巧合相當罕見,但并不是絕無僅有。例如太陽的質量幾乎等于20億億億億克,地球的質量幾乎等于6000億億億克,同樣是沒有什么道理可言。

然而嚴格說來,地球的周長絕對不是剛好4萬公里,因為一來地球表面凹凸不平,二來地球并非真正的球形,而是有點“小腹微凸”。至于真空中的光速,其實要比每秒30萬公里稍微小一點點。

地球并不是一個正球體,而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隨著科技的進步,米的定義也就越來越精確。例如在1960年,科學家曾經改用特定光波的波長來定義米,不過這個定義只用了23年。隨著光速的測量越來越準確,到了1983年,科學家開會決定反其道而行_不再用米來測量光速,而改用光速來定義米。他們將光速定義為每秒299,792,458米,小數點后面通通是零。換句話說,一米等于光線在真空中每秒所行進距離的299,792,458分之一。

看到這里,具有懷疑精神的人想必又會追問_為什么不干脆使用300,000,000這個整數?原因很簡單,那是為了讓之前的科學文獻數據不至于有太大的誤差。由于米的定義可以說是科學的根本,更動一次茲事體大,因此這個定義必定會維持很長一段時間。

注_光線在水中或玻璃中會大幅減速,但在氣體中的速度只比真空光速小一點。

 
(文/企資小編)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發布者:企資小編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處理郵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 ? 2016 - 2025 - 企資網 4890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0589號

粵ICP備16078936號

微信

關注
微信

微信二維碼

WAP二維碼

客服

聯系
客服

聯系客服:

在線QQ: 303377504

客服電話: 020-82301567

E_mail郵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眾號: weishitui

客服001 客服002 客服003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五: 09:00 - 18:00

反饋

用戶
反饋

日韩欧美国产免费看清风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