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企資網

掃一掃關注

當前位置: 首頁 » 企業資訊 » 熱點 » 正文

升學和改變命運不應該成為教育目標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1-09-07 18:32:36    作者:企資自媒體    瀏覽次數:44
導讀

升學和改變命運不應該成為教育目標當下很多人,包括一些教育工作者和家長,都把“升學”和“改變命運”當做教育的目標。教育工作者為教育“點石為金”、“化腐朽為神奇”的功能而沾沾自喜,家長為孩子“改變命運”對

升學和改變命運不應該成為教育目標

當下很多人,包括一些教育工作者和家長,都把“升學”和“改變命運”當做教育的目標。教育工作者為教育“點石為金”、“化腐朽為神奇”的功能而沾沾自喜,家長為孩子“改變命運”對教育寄托厚望。可是我們都知道基礎教育所謂的“改變命運”只是把孩子輸送到“三、六、九”等大學里面,三六九等的大學找到的工作不同似乎帶來改變命運的“幻覺”。

假如,大學依然像八九十年代一樣,教育資源比較均衡,教育水平相差不大的時候,各個大學就業沒有明顯的天翻地覆的差異的時候,可能家長就不再焦慮自己的孩子是否進入 985、211 或者雙一流了。

即便是大學的三六九等依然存在,假若人人平等、各行各業收入待遇按勞分配的話,家長們似乎也不會為孩子未來就業而焦慮。

當然這些假設都是不成立的,大學依然三六九等,各行各業收入懸殊,按勞分配還沒有進入深水區,在這樣寫都沒有改變的情況下,家長們對孩子們未來公平收入的焦慮就轉變為了找到好工作的焦慮,找到好工作的焦慮又遞推為讀一個好大學的焦慮,讀好大學的焦慮就變成了有個好的“學業成績”的焦慮,這個時候基礎教育在家長的心目中自然而然承擔了“升學”和“改變命運”的職責。

從九十年代以來,因為種種原因,教育承擔了孩子“改變命運”的職責以來,升學就慢慢成為了學校和老師的教學目標了。盡管我們都知道,升學的多少從宏觀上來看在于錄取名額的多少。老師努力不努力教學、學生用功不用功學習,總人數是不變的。可是家長們對社會中太多非按勞分配的焦慮,在無法改變的情況下,就變成了加入爭奪“體面的非按勞分配的工作”的行列中。老師的教育水平最終用“分數”來評價,沒有人在意學生喜歡什么,沒有人在意學生是怎么學習的,也沒有人在意學生的思維發展、心理健康、道德情操、身體健康……教育中的所有的目標幾乎都不在意,唯一在意的就是“學業成績”。

二十多年下來,教育在整個社會的認知中就只剩下了分數,對學生的要求只剩下服從和刷題,至于批判性思維、創造性思維、做文明社會中的文明人、定向服務、掌握幾個學科的主要事實和理論、在學科內的全面思維、跨學科思維、技術的掌握、深入藝術與人文領域之中、學會提出問題、構建每個人的強項……等等教育目標都不在教育之中。

在“改變命運”的壓力下,學生學業負擔越來越重,幾十年都在呼喊減輕學生負擔,結果越減越重。盡管今年“雙減”雷厲風行,其實大家都知道,只要教育沒有回歸到專業目標上而承擔著“升學”和“改變命運”的職責,學生的學業負擔就不可能減輕。也就是說,只要大學還存在嚴重的教育資源不均衡,只要社會中深水區的按勞分配沒有解決,按照身份、地位、資歷分配依然還是主流,那么基礎教育“升學”和“改變命運”的職責就很難擺脫,學生負擔依然會越來越重。

所以說,當下的教育中存在的種種問題,根本不是教育問題,而是社會問題的轉移。


作者:虹野

編輯:虹野

圖片:來自于網絡若侵權請聯系刪除

 
(文/企資自媒體)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發布者:企資自媒體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處理郵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 ? 2016 - 2025 - 企資網 4890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0589號

粵ICP備16078936號

微信

關注
微信

微信二維碼

WAP二維碼

客服

聯系
客服

聯系客服:

在線QQ: 303377504

客服電話: 020-82301567

E_mail郵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眾號: weishitui

客服001 客服002 客服003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五: 09:00 - 18:00

反饋

用戶
反饋

日韩欧美国产免费看清风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