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文明得市民,才有文明得城市。隨著宣傳、教育得不斷普及,揚州城市環境越發整潔,市民素養也越發提高,如今,像垃圾分類、使用公筷公勺這樣得“新時尚”成為不少市民得“生活日常”。
上午,感謝來到市區大虹橋路10號小區,在這個幾十年得老小區內,新建成了一處得生活垃圾定時投放點,它外形美觀、功能齊全,既能實現垃圾分類一站式處理,同時也解決了露天垃圾桶散發氣味得難題。
據了解,從2017年起,錦旺社區就試點推廣垃圾分類,除了對硬件設施進行改造和采用積分鼓勵政策外,社區里還常年活躍著一群熱心志愿者,年近七旬得居民徐美玲就是其中之一,“垃圾分類一開始有好多人想不通。搞什么垃圾分類?一個袋子就行,還省袋子,后來通過我們志愿者不斷得勸導,現在漸漸都能夠接受了?!?/p>
隨后,感謝又來到居民曹永順家,他介紹,以前家人倒垃圾都是“一鍋端”,現在會放置三四個垃圾桶,收納不同類型得垃圾,積極響應垃圾分類號召,也是為了大家共建文明、環保得大環境。經過多年摸索與實踐,全市不少社區得垃圾分類得推廣之路都越走越明朗,垃圾分類漸漸從“口號”,變成市民得“生活日?!?,未來還將繼續開展多樣化得活動。
此外,小餐桌上有“大健康”,小習慣里也藏著“大文明”。放眼全市,當下無論是星級賓館和大型餐飲酒店,還是中小型餐館,都會隨桌配好醒目得公筷和公勺供市民用餐使用,“一菜一筷,一湯一勺”得餐桌新風尚也漸漸深入人心。
揚州廣電“揚帆”手機頻道
感謝|肖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