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企資網

掃一掃關注

當前位置: 首頁 » 企業資訊 » 農業 » 正文

川農大研發玉米大豆間作新農藝技術 緩解豆制品原料供應壓力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0-02-12 20:12:27    瀏覽次數:77
導讀

成都2月12日電 (記者 賀劭清)記者12日從四川農業大學獲悉,四川農業大學教授楊文鈺率領團隊,致力攻克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理論和技術體系難題,針對傳統間套作的優勢和融入現代農業的瓶頸問題,以

成都2月12日電 (記者 賀劭清)記者12日從四川農業大學獲悉,四川農業大學教授楊文鈺率領團隊,致力攻克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理論和技術體系難題,針對傳統間套作的優勢和融入現代農業的瓶頸問題,以“高產出、機械化、可持續”為目標,綜合運用多學科理論與方法創新關鍵理論、技術和機具,創建了適應現代農業的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理論和技術體系。

2003年至2018年,楊文鈺教授在四川、重慶等19省(市)累計推廣7139萬畝,共計新增經濟效益245億元,經濟效益顯著;減施純氮量28.56萬噸,減少土壤流失量7485噸、地表徑流量53.74萬噸,生態效益顯著;玉米產量與凈作相當,每畝多收大豆100至150公斤,總體新增大豆882萬噸,緩解了中國豆制品原料供應壓力。

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技術連續11年入選國家和省主推技術,2019年被遴選為國家大豆振興計劃重點推廣技術,2019年獲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一等獎。蓋鈞鎰院士、劉旭院士、陳溫福院士、朱有勇院士等多位專家一致認為,該成果在間套作理論與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整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加大對大豆高產品種和玉米、大豆間作新農藝推廣的支持力度”以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和促進農民持續增收。2月10日,在農業農村部發布的2020年種植業工作要點中,進一步明確了玉米、大豆間作新農藝的唯一技術模式是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技術模式,而這一模式正是由四川農大楊文鈺教授團隊研發。據悉,這是四川省首個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加以推廣的農業技術模式。

楊文鈺教授表示,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加大玉米、大豆間作新農藝推廣,有利于保證中國玉米產能、大幅度提高大豆自給率,對保障中國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接下來他將進一步做好培訓工作和打造高標準示范樣板,讓這項技術實現大面積推廣,為國家大豆振興做出更大貢獻。(完)

 
(文/小編)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發布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處理郵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 ? 2016 - 2025 - 企資網 4890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0589號

粵ICP備16078936號

微信

關注
微信

微信二維碼

WAP二維碼

客服

聯系
客服

聯系客服:

在線QQ: 303377504

客服電話: 020-82301567

E_mail郵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眾號: weishitui

客服001 客服002 客服003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五: 09:00 - 18:00

反饋

用戶
反饋

日韩欧美国产免费看清风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