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企資網

掃一掃關注

當前位置: 首頁 » 企資快報 » 推廣 » 正文

北京城最早的雛形源自周易,規劃設計者是一位易學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1-08-16 10:56:09    作者:小編王競    瀏覽次數:26
導讀

我們知道元朝的國號“元”字就是取自《周易》“大哉乾元”,那么,是誰讓忽必烈決定用“元”為國號呢?這個人就是元朝開國重臣劉秉忠,劉秉忠不僅幫助忽必烈確定了國號,他還規劃設計了“元大都”,而元大都的布局就

我們知道元朝的國號“元”字就是取自《周易》“大哉乾元”,那么,是誰讓忽必烈決定用“元”為國號呢?

這個人就是元朝開國重臣劉秉忠,劉秉忠不僅幫助忽必烈確定了國號,他還規劃設計了“元大都”,而元大都的布局就是現在北京城的最早雛形,劉秉忠所依據的仍是《周易》。

今天我們就聊聊劉秉忠和《周易》的故事。





劉秉忠出身豪門望族,他家世代為官,但是到了他這一代卻淪為小書吏,他很不甘心。

劉秉忠自幼聰明好學,才華出眾,他尤其精通《周易》,是一位術數大師。

后來劉秉忠出家,跟隨高僧隱居修煉,適逢忽必烈途徑他所在的寺院,聽聞劉秉忠才高八斗,有王佐之才,于是邀請他入幕。

劉秉忠以易理與忽必烈交談,忽必烈大喜,認為這是一個難得的才人,于是將其留在身邊,很多重要事情都和劉秉忠商議。





后來忽必烈建國,在國號上犯愁,畢竟作為蒙古英雄,忽必烈志在四海,他不甘心遵循前朝規則,卻又難以自己定奪。

這時候劉秉忠猜透了忽必烈的心思,上書建議,放棄前朝以地名官爵為國號的成例,改用《周易》之大哉乾元的“元”字作為國號。

忽必烈采納了劉秉忠的建議。

在元大都的建設上,劉秉忠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他規劃設計的元大都,就是今天北京城的雛形。

元大都的是一座門,如“麗正”“順承”“齊化”“光熙”“肅清”“安貞”等,皆是出自《周易》。

現在這些地方已經成為歷史,但是她們永遠留在了北京的“骨子里”,比如現在北京地鐵還有“安貞門站”“光熙門站”等。




我們常說宋代儒生水平高,畢竟文化正統在宋,不在遼金元。但是,這不代表北方就沒有文化,相反,作為儒家五經之首的《周易》,備受宋朝儒生重視,兩宋三百年歷史上稍有名氣的儒生無不對《周易》認真研讀。

但是,卻沒有人能像劉秉忠這樣,讓《周易》對國家對歷史產生如此大的影響。

劉秉忠很尊重北宋易學大師邵雍,他學習了邵雍很多易學技術。南宋理學家們對于邵雍的易學也重視,可惜他們大多流于形式,追求形而上的繁瑣哲學,遠不如劉秉忠以化繁為簡,以實踐為目的,讓《周易》真正走入人間,走入生活。






劉秉忠輔佐忽必烈成就大業,這位精通《周易》的僧人后來還俗,成為一代名臣,他在五十九歲無疾而終,死后追謚“文正”,后封常山王。

后世對于這位傳奇人物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明成祖朱棣的高參姚廣孝對于劉秉忠就很是贊賞敬重,他曾寫詩說:“良驥色同群,至人跡混俗;知己茍不遇,終身不怨讟。一朝風云會,君臣自心腹;大計業已成,勛名照簡牘?!?/span>

從某種程度上說,劉秉忠就是忽必烈的姚廣孝,百年之后的姚廣孝在劉秉忠身上看到了自己身影。








 
(文/小編王競)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發布者:小編王競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處理郵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 ? 2016 - 2025 - 企資網 4890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0589號

粵ICP備16078936號

微信

關注
微信

微信二維碼

WAP二維碼

客服

聯系
客服

聯系客服:

在線QQ: 303377504

客服電話: 020-82301567

E_mail郵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眾號: weishitui

客服001 客服002 客服003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五: 09:00 - 18:00

反饋

用戶
反饋

日韩欧美国产免费看清风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