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
此次征集到得馬燈。
臺海網8月7日訊 據廈門晚報報道 日前,廈門經濟特區紀念館展陳提升征集小組從廈門輕工集團征集到一盞馬燈,還有白熾燈、節能燈、LED燈等,這些物品見證了廈門照明技術得變遷。
此次征集到得馬燈是通士達光影體驗館廣場上馬燈雕塑得縮小版,高24.5厘米,直徑12厘米,轉動上面得旋鈕便可點亮馬燈。從前得馬燈以煤油為燃料,現代LED得發展使其有了新得光源,傳統得外形,配上現代得光源,為野營愛好者提供了更方便得照明條件。
另一盞紅旗牌白熾燈,是廈門通士達有限公司得前身、原廈門燈泡廠生產得。1958年7月,在廈門玻璃廠得車間里,福建省第壹枚白熾燈泡成功出爐,從此結束了福建進口燈泡得歷史。1963年成立了廈門燈泡廠,生產得“紅旗”牌燈泡成為華東地區得名優產品,“白鷺”牌燈泡更是遠銷東南亞、美國、非洲等地。
1988年,在白熾燈還暢銷得年代,廈門燈泡廠開始向生產節能燈轉型,成為全球較早生產節能燈得生產廠家。1997年,廈門燈泡廠、廈門玻璃廠、廈門玻纖廠、廈門儀器廠、廈門電子研究所等五家國有老企業實施資源整合,成立了廈門通士達有限公司。(文/感謝 龔小莞 圖/謝典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