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特別chinatimes)感謝 王兆寰 北京報道
12月15日,北交所開市滿一個月。北交所市場運行總體平穩,改革積極效應顯著。成交額較改革前顯著增加,上市新股集體上漲,市場參與熱情提升,可以機構積極入場,投資者入市意愿增強。
同時,新三板得創新層、基礎層受到帶動,交投活躍度有效改善。
來自北交所得權威數據顯示,11月15日至12月14日,北交所市場合計成交478.97億元,日均成交量較此前精選層增加3.07倍;股票日均換手率1.46%,較原精選層提高0.74個百分點,符合中小市值股票流動性特征。
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北交所得不斷發展壯大,希望能打造出“北交茅”和“北交蘋果”之類得明星企業。當然,全面注冊制得到來,也會帶來一些挑戰。因為上市目標板塊都注冊制了,重疊標得企業就是各大上市板塊努力爭取得對象,板塊間就有了充分競爭。
市場活躍度提升
來自北交所權威數據顯示,北交所市場合計成交478.97億元,第二周開始成交隨開市效應消退而逐步收窄,該變化趨勢符合新設板塊一般規律。
同時,首月11只新股集體上漲,平均漲幅為110.84%;71只平移股票多數由開市前高位回調,但仍較改革消息宣布前上漲29.97%。
從市場表現看,北交所日均振幅由開市首日得25.51%降至5.28%,股價逐漸趨于平穩;個股波動在預期得合理范圍內,價格走勢較為平穩,市場定價功能進一步完善。
(下圖為北交所個股漲幅榜)
目前,北交所共有82家公司。據同花順iFinD統計顯示,開市一個月,諾思蘭德上漲42%,位居漲幅榜第壹;吉林碳谷和凱添燃氣分別上漲36.78%和0.62%,位居第二和第三。
此外,在跌幅榜上,中設下跌39.9%位居第壹,同心傳動下跌38.76%,中寰股份下跌37%,位居第二和第三。
面對北交所開市一個月得調整狀態,新三板資深評論人、北京南山投資創始人周運南在接受《華夏時報》感謝采訪時直言,這是正常得“成長得煩惱”,只是個暫時得情緒化調整,是送給投資者得一個“黃金坑”。
對于諾思蘭德得“閃亮”表現。周運南分析稱,其11個交易日內蕞大漲幅超過百分百,特別是在12月13日創造了北交所開市以來第一個30%得收盤漲停,這既得益于其發布了北交所首份再融資公告,更受益于券商得推薦研報,也吸引了機構席位得買入,這將帶領調整中得北交所大盤開啟全面反彈之路。
證監會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時明確指出,2022年要扎實辦好北京證券交易所。周運南表示,相信隨著北交所后續政策得穩步推進,北交所品牌力和影響力得不斷增強,二級市場也會迎來一波漂亮北交所行情。
面對后續得北交所改革措施,周運南表示,有望落地得包括融資融券、混合交易、轉板、可轉債、優先股、北證指數等,市場蕞迫切得可能就是盡快推出北交所綜合指數。
反哺效應顯現
在可以人士看來,北交所、新三板將持續為投資者分享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紅利創造機遇。
值得注意得是,北交所開市一個月以來,受北交所引領帶動,基礎層、創新層交投活躍度明顯改善。新三板改革消息宣布以來,三板成指、三板做市、創新成指累計漲跌幅分別為15.13%、34.79%、20.19%,在北交所開市后,創新層、基礎層日均成交總額較改革消息宣布前增長1.83倍。北交所和新三板創新層、基礎層呈現出一定得投資輪動效應。
(下圖為新三板創新層個股漲幅榜)
據同花順iFinD統計顯示,截至12月14日,北交所開市一個月以來,新三板創新層中20只個股股票已經翻倍,賽肯思上漲高達643%,位居第壹;晶晟股份上漲341%,卓力昕上漲337%,分別位居第二和第三。
子沐研究得創始人劉子沐在接受《華夏時報》感謝采訪時表示,隨著北交所流動性得探底回升,已經度過了A股市場得適應期。一方面,北交所激發了股權PE/VC機構得參與熱情,還有吸引了多家中小企業服務機構得。多只個股終止滬深市場得輔導變更目標板塊為北交所。另一方面,北交所切實點燃了投資者參與熱情,從業績變化、股息率情況到更企業未來預期得發展。隨著北交所再融資得開啟,將會提升市場預期。
劉子沐認為,經過一個月得磨合,北交所已經適應了A股市場得節奏,也形成了自己得風格。北交所沒有藍籌概念,因此不會與滬深市場形成資金聯動;北交所以中小企業為主,業績成為估值得主要參數。
同時,在概念炒作方面,北交所更偏向實際落地得情況;對于具有行業低位和市場占有率優勢得企業,容易獲得投資者認同;投資者沒有延續滬深市場追漲殺跌得交易手法,而是選擇了買入并持有得長期策略。
感謝:嚴暉 主編:夏申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