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未來發展應該會是生態旅游業+臨港運輸、服裝鞋類制造業。福建關鍵幾個發展市應該是寧德深水港+旅游業,福州對臺自貿區+沿海海洋經濟,泉州服裝鞋類食品制造業+泉港運輸,廈門特區經濟先導+漳州港,內陸就龍巖交通樞紐+機械制造+旅游業一個。沿海為什么忽略漳州和莆田,漳州早先發展就規定是農業立市,現在做制造趕不上龍巖臨港運輸幾乎都落入廈門手里現在只能港口合作+工業補齊形成不了主導產業。莆田在福州和泉州夾縫中生存,只有一個湄洲灣港口,只能和泉州一起開發,北邊和福州搞一下自貿區。內陸三明以前曾經靠著三鋼輝煌一段時間,后來衰退了。三明和南平都是山地太多,沒有經濟發展腹地注定經濟不會好到哪去。龍巖是盆地略多山得土質易推平還有一片發展腹地。
福建歷來八山一水一分田,注定商業農業不發達。一直人口少,稍有人口就往外移民后來只有泉州地區通過商業發展起來。
其實福建并不適合同城化做城市群,首先福建不像珠三角、長三角一樣有華南、華東經濟腹地,城市群是要有腹地對接得。二是沒有連片得地區形成產業轉移造成溢出效應,上海帶出蘇錫常,深圳帶出惠莞,廣州帶出佛肇,廈門福州無法帶動山區。像福建這種地少人稠得地方更要加快去勞動力密集型,轉變高尖新產業趁早加入全球競爭。福建得互聯網還是很有希望得,像美團、本站91助手、雪球網4399都是各自領域里巨頭,如果能籠絡在廈門,未來互聯網+就要看廈門。以后就會形成杭州電子商務,深圳電子產品,廈門互聯網+得格局。這點龍巖很有優勢,得益于客家人相對閩南人重視教育,客家人創辦得美團和頭條都是有希望成為BAT互聯網三巨頭后得第四個巨頭,當然目前91助手和4399(泉州)也很有成長空間。對于閩南,如果能臺灣電子和大陸鞋服互補產業,也將是貿易一片火熱,未來東南亞將是經濟增長熱點,閩南可以利用閩南裔相對較多得優勢,開拓一片市場。這里很佩服閩南裔商業家,很多都是東南亞China壟斷級存在,掌控經濟命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