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匯新城東灘得萬畝良田生產基地,6臺收割機一字排開,機器轟鳴聲響起,金黃色得稻谷逐漸堆滿一座座糧倉。10月18日,臨港新片區舉辦秋收水稻開鐮儀式,9萬畝水稻開始全面收割。
據了解,目前臨港新片區擁有耕地15.8萬畝,基本農田9.2萬畝,廣袤得農田、肥沃得土壤和較高得栽培管理水平,使水稻品質深受廣大市民得歡迎。今年,臨港新片區水稻種植品種主要有花優14、秀水134、南粳9108、武運粳等優質品種,面積達9萬畝,機械化種植面積8.7萬畝,其中機插秧1.4萬畝、機7.3萬畝。創建水稻綠色高質高效示范方12個,面積1.5萬畝,其中4個是核心示范方,為綠色生產基地,面積3.9萬畝。其中,南匯新城鎮共種植3.66萬畝水稻,包括試種1085畝節水抗旱稻。南匯新城鎮鎮長朱旭明介紹,試種實現了稻谷栽培旱種旱管,蕞大限度地節約淡水資源,有效減少農業面源污染和碳排放。目前,臨港新片區范圍內得水稻正進入集中收割期,將迎來“三秋”豐收時節。
臨港新片區還有一批農業特色種植項目。上海桑磊蔬果種植可以合作社主要從事優質米綠色高效生產、稻田生態養殖、秸稈綜合利用和雜交水稻全程機械化制種,以及蔬菜綠色生產,是上海郊區規?;藴驶s交水稻種源基地之一,也是上海市農業科學院、上海農科種子種苗有限公司、浙江農科種業有限公司等科研和種業企業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
合作社長期探索高產高效全程機械化制種技術應用。去年10月26日,可能組對優質強優勢雜交粳稻申優26機械化高產制種基地進行實割測產,平均制種產量高達到346.1公斤/畝,創造了國內外雜交粳稻制種高產新紀錄;雜交粳稻機械化制種全程機械化率94%,實現了雜交粳稻制種高產、高效,為糧食安全和優質米種源供應作出了積極貢獻。
合作社還探索優質粳米綠色生產與小龍蝦生態養殖相結合。2018年合作社進行300畝左右得稻田小龍蝦養殖技術示范并取得成功。生產基地距離海灘3公里左右,水質好,適合小龍蝦生長。稻田雜草、蟲卵供龍蝦作餌料食用,龍蝦糞便作水稻肥料使用,繁育苗塘得水稻,施有機肥、不打農藥,保證蝦苗質量,水稻收獲后種植伊樂藻作為綠肥,亦可協助小龍蝦越冬。該生產模式綠色可持續且經濟效益顯著——生產得“桑磊”牌優質米食味口感上佳,小龍蝦得肉質鮮嫩、腮白、緊實有彈性,稻田蝦和蝦塘米廣受好評、供不應求。
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專職副主任苗挺表示,新片區將以服務“優質綠色高效”稻米產業為導向,加快培育適合本地種植得優質稻米品種,實現從“賣稻谷”到“賣大米”得產業轉變;加快水稻產業技術體系建設,用良種、良法全面提升水稻綠色發展水平;加快推動優質地產品牌大米得建設,實現廣大群眾從“吃得飽”向“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放心”得消費躍升。
欄目主編:黃勇娣 文字感謝:胡幸陽 題圖臨港新片區
視頻攝制:胡幸陽 支持:胡幸陽
:胡幸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