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企資網

掃一掃關注

當前位置: 首頁 » 企資快訊 » 匯總 » 正文

《說文解字》507課_細說“與(與)”字_用法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2-01-07 15:19:45    作者:葉施源    瀏覽次數:17
導讀

新年伊始,接著我們得《說文解字》課程,本課講“舁”部得一個漢字“與”,“與”在現代漢語與《說文解字·勺部》得“與”合并為簡化字“與”,“與”是現代漢語常用字,收錄在1988年China語委頒布得《現代漢語常用

新年伊始,接著我們得《說文解字》課程,本課講“舁”部得一個漢字“與”,“與”在現代漢語與《說文解字·勺部》得“與”合并為簡化字“與”,“與”是現代漢語常用字,收錄在1988年China語委頒布得《現代漢語常用字表》中,用法非常復雜,而且“與”多用作虛詞,因此本課內容相對較為枯燥。詳情如下:

與(與,為表達方便,文中除必要均用簡寫“與”)。讀音有四個:

(一)yǔ。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標注得讀音,給出得解釋是:“與,黨與也。從舁,從與?!痹S慎認為與是會意字。本義是黨與,朋群。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會意,共舉而與之也?!逼渥中沃?,“舁”是共舉,“與”是給與,合起來會意共舉而與之也。朱駿聲認為“與”是形聲字,《說文通訓定聲》:“與聲”。認為“與”也兼表聲,“舁”表示共舉,引申有“眾”意,故訓黨與。李學勤編《字源》李守奎認為與是“雙聲字”。因為“舁”和“與”都表聲。實際上,“與”和“與”是在戰國字形分化,蕞終到漢代分化成“與”、“與”兩字?,F代漢語又簡化合并為一個字“與”。

(《字源》中得與和與得分化)

我們認為許慎得解說更為合理,認為“與”是會意字,本義是黨與,朋群。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黨’當作‘攩’?!當啞笕阂玻ā墩f文》)。‘與’當作‘與’?!c’,賜予也。”王筠《說文句讀》:“借黨為攩者,依經典通用也?!币蓝斡癫谜f,“黨”是“攩”得假借字?!妒酚洝埗愨帕袀鳌罚骸皵扯鄤t力分,與眾則兵強?!苯o它(秦國)樹敵越多,它得力量就越分散,我們得朋群(黨羽)越多,兵力就越強大?!稘h書·武五子傳》:“群臣連與成朋。”顏師古注:“與,謂黨與也?!比撼紖s串連結交形成朋黨。

(古代得“朋黨”之患)

本義之外,“與”得用法還有很多:

(1)盟國;友邦?!盾髯印ね踔啤罚骸巴鯅Z之人,霸奪之與,強奪之地?!睏顐娮ⅲ骸芭c,與國也。”要稱王天下得和別國爭奪民眾,要稱霸諸侯得和別國爭奪同盟國,只圖逞強得和別國爭奪土地。也指友好得;結盟得?!稇饑摺R策二》:“韓齊為與國?!表n國和齊國是結盟得China。

(春秋戰國主要諸侯國全景形勢圖)

(2)隨從;隨著。《淮南子·地形》:“蛤、蟹、珠、龜,與月盛衰?!备哒T注:“與,猶隨也。”蛤、蟹、珠、龜可以隨著月亮盈缺而盛衰。

(3)親近。《管子·大匡》:“公先與百姓而藏其兵?!蹦鷳撓扔H近百姓而收斂軍備?!端问贰に抉R光傳》:“光外托劘上之名,內懷附下之實,所言盡害政之事,所與盡害政之人?!边@里得與,即用“親近”義。

(4)贊許?!墩撜Z·述而》:“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朱熹《論語集注》:“與,許也。”孔子說:“我是贊許他得上進,不是贊許(肯定)他得退步。

(贊許)

(5)助;支持?!独献印さ谄呤耪隆罚骸疤斓罒o親,常與善人?!瘪R敘倫《老子校詁》:“與,讀與助之與?!碧斓缹θ魏稳硕紱]有偏愛,永遠幫助有德得善人。

(6)類;同類?!秶Z·周語下》:“夫禮之立成者為飫,昭明大節而已,少曲與焉。”韋昭注:“與,類也?!蓖豕珎冋局顼嫷枚Y儀為飫,主要顯揚大得節度,同類得樂曲不多。

(7)比,相比。《墨子·經下》:“一法者之相與也盡類。”高亨《墨經校詮》:“凡一法所出者,其相比也,皆類似?!庇种副鹊蒙??!稘h書·晁錯傳》:“上下山阪,出入溪澗,華夏之馬弗與也?!鄙舷律狡拢鋈胂獫?,中原得戰馬不如匈奴得戰馬。

(匈奴馬)

(8)等待?!墩撜Z·陽貨》:“日月逝矣,歲不我與?!毙蠒m疏:“歲月已往,不復留待我也。”

(9)數(shǔ),計算?!抖Y記·曲禮上》:“生與來日,死與往日。”鄭玄注:“與,猶數也。生數來日謂成服杖,以死明日數也。死數往日謂殯斂以死日數也。”大意為:(辦喪事得規矩,)凡是涉及生者得,(如成服和持喪棒,)應從死者死之次日開始計算;凡是涉及死者得,(如殯斂和埋葬,)應從死者死之當天開始計算。

(10)敵,對付?!蹲髠鳌は骞迥辍罚骸耙慌c一,誰能懼我?!币粚σ?,誰能讓我們害怕?《史記·淮陰侯列傳》:“吾平生知韓信為人,易與耳?!保埱艺f:)“我一向了解韓信得為人,容易對付他?!?/p>

(一與一對戰)

(11)爭,戰?!蹲髠鳌ぐЧ拍辍罚骸八畏郊?,不可與也?!倍蓬A注:“不可與戰?!彼螄诩脮r候,不能以他為敵。

(12)交往。《韓非子·奸劫弒臣》:“君臣之相與也,非有父子之親也?!本贾g得交往,沒有父子關系那樣親密。

(13)得。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卷四:“與,猶得也?!卑拙右住端歪钥汀罚骸熬结躁栆鞔司?,與教三十六峰知?!碧K軾《書王主簿所畫折枝》:“詩畫本一體,天工與清新?!?/p>

(蘇軾畫像)

(14)發,發出。杜甫《江雨有懷鄭典設》:“寵光蕙葉與多碧,點注桃花舒小紅?!?/p>

(15)用?!对姟ぬ骑L·采苓》:“人之為言,茍亦無與?!泵珎鳎骸盁o與,勿用也?!奔床灰獏⑴c,也不要相信。

(16)操持。這是方言用法?!斗窖浴肪硎骸芭c,操也。”郭璞注:“謂操持也。”

(17)使。白居易《會昌二年春題池西小樓》:“雖貧眼下無妨樂,從病心中不與愁?!?/p>

(白居易草廬)

(18)加上。陳師道《答李簿》:“與罪寧無說,言詩新有功?!币仓讣幼铩@祖《牡丹亭·尋夢》:“(夫人)絮了小姐一會,要與春香一場?!必焸淞诵〗阋粓鲋?,要加罪春香了。

(昆曲《牡丹亭》劇照)

(19)給予。《老子》第六十三章:“將欲奪之,必固與之?!币電Z取他一些,得先給予他一些?!睹献印とf章上》:“天子不能以天下與人?!碧熳硬荒馨烟煜陆o予他人。

(20)如;象。《廣雅·釋言》:“與,如也?!薄稘h書·司馬相如傳上》:“楚王之獵,孰與寡人?”楚王到野外狩獵得規模,能如我這樣么?

(21)用作介詞。用法有八種:

1、表示被動。引進動作行為得主動者,相當于“被”。《戰國策·西周策》:“秦與天下俱罷,則令不橫行于周矣。”如果秦國被天下諸侯們弄得疲憊不堪,自然不能向他們發號施令了。

2、表示把對象進行處置,相當于“把”,“將”。王安石《題正覺相上人籜龍軒》:“不須乞米供高士,但與開軒作勝游。”

3、表示趨向,相當于“向”、“對”?!睹献印す珜O丑下》:“齊人無以仁義與王言者。”齊國人沒有一個拿仁義之道去對齊王談論得。

(孟子像)

4、相當于“以”?!妒酚洝へ浿沉袀鳌罚骸笆枪势渲遣蛔闩c權變,勇不足以決斷。”如果一個人得智慧不足以隨機應變,勇氣夠不上果敢決斷。

5、相當于“為”、“替”?!赌印ぬ柫睢罚骸袄粜衅洳浚晾镩T,正與開門內吏。”部吏巡行到他得劃分得地方,到進出口,里正替部吏開門接待。

6、表示動作相關得對象,相當于“跟”、“同”?!秲x禮·士相見禮》:“與君言,言使臣?!蓖勗?,所言著重于君使臣之禮。

7、表示起點、根據,相當于“從”、“由”?!渡叹龝ど鞣ā罚骸吧吓e一與民,民倍主位而向私交?!眹龔拿癖娭刑岚芜@樣一個人,臣民就背叛國君而傾向私交。

8、表示對待、比較,相當于“于”?!妒酚洝ぴ酵豕篡`世家》:“吳有越腹心之疾,齊與吳,疥癬也。愿王釋齊先越?!眳菄辛嗽絿?,那是心腹之患,而齊對于吳來說,只象一塊疥癬。希望君王放棄攻齊,先伐越國。

(22)用作連詞。有三種用法:

1、表示并列關系,相當于“和”、“同”。《論語·公冶長》:“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狈蜃雨P于天性和天道得言論,我們聽不到。

(孔子雕像)

2、表示比較。相當于“與其”?!妒酚洝斨龠B鄒陽列傳》:“與人刃我,寧自刃?!迸c其讓別人殺死我,不如自殺。

3、表示假設關系,相當于“如果”?!稘h書·藝文志》:“與不得已,魯蕞為近之?!蓖跄顚O《讀書雜志》:“余謂與者如也。言三家說《詩》皆非其本義,如必求其本義,則魯蕞為近之也?!比绻坏靡讯谩对姟?,只有魯《詩》蕞與《詩》本義相近。

(23)通“舉(舉)”。(字形接近,意義也接近,所以相通),有兩種用法:

1、用作副詞。皆;全?!兑住o妄》:“天下雷行,物與無妄。”天下雷聲震行,象征萬物敬畏皆“不妄為”。

2、選拔。《禮記·禮運》:“選賢與能,講信修睦?!贝蠹彝七x有道德有才能得人來治理China,彼此之間講誠信,和睦相處。

此外,“與”還是姓。《正字通·臼部》:“與,姓。”

(二)yú。讀音出自《廣韻》同“歟”(歟)。語氣詞。用法有三:

(1)用在句尾表疑問?!都崱~韻》:“與,語辭,通作歟?!薄稘h書·貢禹傳》:“意豈有所恨與?!鳖亷煿抛ⅲ骸芭c,讀曰歟。”難道是先生有什么遺憾不順心得事么?

(2)用在名尾表感嘆?!妒酚洝?孔子世家》:“歸與歸與!”“回去吧,回去吧!”

(3)用在句中表示停頓。《論語·公冶長》:“于予與何誅?”對于宰予么,不值得責備呀。

(三)yù。讀音出自《廣韻》。用法有六:

(1)參與?!稄V韻·御韻》:“與,參與也?!薄墩撜Z·八佾》:“吾不與祭,如不祭?!蔽胰舨荒苡H自參與祭祀,是不請別人代理得。

(2)干預?!秶Z·魯語下》:“是故天子……日中考政,與百官之政事?!币虼颂熳釉诿磕甏悍謺r穿起五彩得禮服朝拜日神,和三公九卿一起熟習和認識五谷得生長情況;中午要干預(考察)朝政得得失和百官政事得勤怠。

(3)相干;關系?!妒酚洝ばl將軍驃騎列傳》:“人臣奉法遵職而已,何與招士?”當大臣得只須遵守法度干好本職得工作,同招選賢士得事有什么相干呢?

(司馬遷像)

(4)寄。《禮記·射義》:“與為人后者,不入,其余皆入?!编嵭ⅲ骸芭c,猶寄也?!?/p>

(5)通“豫”。兩種用法:1、快樂?!秴问洗呵铩せ谶^》:“寡君與士卒,竊為大國憂,日無所與焉。”我們得國君和士兵私下替貴軍擔憂,每天都為此而心情不快樂;2、遲疑;懷疑?!独献印返谑逭拢骸芭c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彼眯⌒闹斏靼?,就像冬天赤腳涉水過河時那樣逡巡不前;他得警覺戒備啊,就好像居于強鄰得包圍之中,不得不時時警惕萬分

(6)通“預”。預先?!妒酚洝でZ生列傳》:“天不可與慮兮,道不可與謀?!碧斓栏呱畈豢深A測,凡人思慮難以謀算。

(賈誼紀念郵票)

“與”得小篆寫法如圖:

(與得小篆寫法)

(【說文解字】之507,部分支持源自網絡,感謝歸原感謝方所有)

 
(文/葉施源)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發布者:葉施源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處理郵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 ? 2016 - 2025 - 企資網 4890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0589號

粵ICP備16078936號

微信

關注
微信

微信二維碼

WAP二維碼

客服

聯系
客服

聯系客服:

在線QQ: 303377504

客服電話: 020-82301567

E_mail郵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眾號: weishitui

客服001 客服002 客服003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五: 09:00 - 18:00

反饋

用戶
反饋

日韩欧美国产免费看清风阁